028-27015253 028-66876901(2)
董事會辦公室028-66848862
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平泉街道
隨著春季氣溫的回升,盆栽桃樹抽發(fā)出新枝嫩葉,桃樹細菌性穿孔病隨之而來,該病要危害葉片和幼果,嚴重時大量落葉,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。
一、危害癥狀
桃樹細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葉片,也可危害果實。發(fā)病初期葉片上呈現(xiàn)半透明的水漬狀小斑點,擴大后為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的褐色病斑,逐漸干枯,脫落后形成穿孔。果實受害,初為褐色水漬狀小圓斑,以后擴大成暗褐色稍凹陷的斑塊,空氣潮濕時產生黃色黏液,干燥時病部發(fā)生裂痕。
二、發(fā)病規(guī)律
桃樹細菌性穿孔病病菌是一種黃色短桿狀的細菌。該病病原菌在病枝組織內越冬,翌年春季隨氣溫上升,潛伏的細菌在病部組織內開始活動,桃樹開花前后,病菌從病部組織中溢出,借風雨和昆蟲傳播。在降雨頻繁、溫暖陰濕和多霧的氣候條件時發(fā)病嚴重,干旱少雨時發(fā)病較輕。樹勢弱、排水和通風不良的盆栽園發(fā)病重。
三、防治方法
1、物理措施
(1)改善通風透光性。萌芽期,要及時抹除背上枝、背下枝、病蟲枝,同側兩個枝條間距10厘米左右。萌芽后,新梢長到20cm左右,進行摘心,老化枝條。夏季,對旺長枝條摘心。這些措施主要目的是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性。
(2)排水,降低濕度。盆栽園鋪設地膜,降雨時部分區(qū)域會出現(xiàn)積水,要及時排水,降低濕度。
(3)合理施肥,增強樹勢。輕氮肥,重磷鉀、中微量元素肥;冬季盆栽土中施松達生物有機肥,改良土壤。